close

火車──載送木材八仙山海拔2,366公尺,據說1912年日人為了討伐原住民而來此,測量山高約八千尺(一尺為0.303公尺),原擬稱「八千山」,其後命名為較典雅的「八仙山」,與阿里山、太平山並稱為台灣三大林場。八仙山林場的主要林區位於台中大甲溪右岸,1915年日人成立營林所,正式開採林木。1927年在山區架設纜索鐵路,將木材集中在佳保台,接著利用台車、機關車運送至豐原的貯木池,再從豐原運送至台灣各地。山中富藏扁柏、紅檜、香杉、松等,尤其是扁柏,素以「台檜」而聞名,日人認為其品質可媲美日本國內的高級建材。(1930年代,八仙山保勝會發行)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扁擔──載送椪柑台灣的柑橘類水果概有椪柑、文旦、桶柑、白柚等,種類不少。其中,椪柑是日治時期台灣柑橘類產量第一的水果,生產期為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左右,以芳香和酸甜適中為特色,盛產於新竹新埔和彰化員林一帶,尤其是新竹生產的椪柑數量居全台之首。台灣的椪柑大多種植於山坡貧瘠之地,1920年代起新竹州農會致力於推廣柑橘栽培事業,栽培面積漸增,不僅供應台灣島內市場的需求,亦銷售至日本國內。據調查,受日本人歡迎的椪柑品種為果型大、果心小、果肉充實的高牆椪柑(長圓形)。(1930年代,新竹州柑橘同業組合發行)台車──載送美人圖片說明表示:「在椰子葉搖曳的南國原野,可看到乘風疾行的手推台車,也是一種田園情趣。在日本國內的礦山或工場中被用來搬運土砂礦石的卡車(Truck),在台灣則成為載運一般旅客的重要交通工具而大放異彩。」台車是日治時期台灣特有的交通工具,尤其是在交通不便的台灣鄉村。原因在於台車行駛的軌道輕便、鋪設較易,且成本不高,故日治初期民間樂於投資經營,其後,漸被汽車取代。台車的運作方式為利用人力推押或以竹竿撐地推動前進。其種類分為貨車與客車兩種,客車限乘4人,押車者1至2人。(1920年代,菊元百貨店發行)輪船──載送香蕉圖片說明表示:「將出口至內地(日本國內)各地的香蕉捆裝於特殊的竹籠,用火車運到港口,再裝載到輪船上。進入每人口中不過是一片果肉的香蕉,於當地港口大量裝載的情景,正如您所看到的,十分壯觀。」圖中一簍簍以繩子包捆的竹籠,裝滿將出口至日本的香蕉。當時,基隆港運銷至日本的出口商品中,香蕉高居第四位。載運的輪船「大和丸」,排水量9,655噸,原係1915年義大利製造,日本購於1928年,專門航行基隆與神戶之間的命令航線。(1920年代後期,日本和歌山印製)



F316A8D67FB9F266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jt75jd35d 的頭像
    ljt75jd35d

    主打品牌

    ljt75jd35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